中共早期和后来领导人的名字,很多不是他们的原名。如早期的领导人李大钊、瞿秋白、张太雷等,后来的领导人邓小平、董必武、朱德、彭德怀、叶剑英、华国锋等等。从他们改过的名字中,可以看出他们的的抱负和志向。  邓小平 董必武 朱德 叶剑英 华国锋 还有一些领导人所改的名字是因所见状况而起。比如李立三原名叫李隆郅。中国工人运动领导人之一,建国后曾任中共中央华北局书记处书记等职。“1924年的一天,时任中共上海某区职委书记的李隆郅,同刘少奇一起去给工人开会。在进入会场前,刘少奇说李隆郅这个名字不好写,建议他改个名字。正好这时他们对面站着三个工人,于是李隆郅说:“就叫李三立吧。”刘少奇说:“这个名字好,笔划很少,工人容易记也容易写。”可李隆郅想了想又说:“不行,改为李立三吧。”从那以后,李隆郅就改名为李立三了。” 再有一些领导人的姓名是在投奔革命时起的。如李鹏同志原名李远凡。“皖南事变后,在随八路军办事处的一些人员去延安的路上,蒋南翔对李远凡说:“李远凡,一般人到延安都要改名,改的名字通常是两个字。”李远凡说:“我的名字是三个字,中间的‘远’字不要了,就叫‘李凡’吧。”蒋南翔说:“你这个‘凡’字一般人不熟悉,不认识。我给你改一个字叫大鹏鸟的‘鹏’,取其鹏程万里之意,将来长大了好为革命多做工作。你看怎么样?”从此,李远凡就改叫李鹏了。” 下面所列的是部分领导人改名的简单经过: ■ 李大钊原名李耆华。改名为李大钊,以表明自己救国救民的远大抱负。 ■ 瞿秋白原名瞿霜。因“霜”乃秋天之物,“且霜的洁白可比喻为高洁,又晋朝陆机《文赋》中有‘不懔懔以怀霜,老眇眇而临云’句”,便改为“秋白”。 ■ 刘少奇原名刘渭璜。他认为少小就要立奇志,即使抛头颅、洒热血,也要为国家、民族的振兴献出自己的一切改名为“少奇”。 ■ 王若飞原名王荫生。因崇拜岳飞,取“万里赴戎机,关山度若飞”一句,遂改为“若飞”。 ■ 向警予原名向俊贤。后改名“警予”意思是时刻敲响警钟提醒自己,不要忘记求学救国。 ■ 黄公略原名黄汉魂。因崇拜西汉时期张良的老师黄石公的谋略,改为“公略”。 ■ 关向应原名关致祥。改名“向应”,意是“立志响应‘主义‘之召唤,为之而奋斗。” ■ 罗亦农原名罗善扬。改名“亦农”,意为为工人服务,亦能为农民服务。 ■ 张太雷原名张曾让。改名张太雷是立志把自己化为改造社会的“巨雷”。 ■ 彭湃原名为汉育。为“激励自己像浩瀚的大海那样汹涌澎湃,去冲刷黑暗社会的污泥浊水”改名彭湃。 ■ 邓小平原名邓先圣。由私塾先生改名邓希贤,1927年后改名邓小平。 ■ 董必武原名董用威,号璧伍。辛亥革命后,以号“璧伍”的谐音,改名董必武。 ■ 徐特立原名徐懋恂,后改“特立”,意为“特立独行,高洁自守,不随流俗,不入污泥”。 ■ 许光达原名许德华。1929年后,改名为许光达,意为“只要不懈地奋斗,必达光明的彼岸”。 ■ 华国锋原名苏铸。改名华国锋,取意于“中华抗日救国先锋队”。 ■ 朱德原名朱代珍。私塾老师改名“玉阶”。后改名“朱德”。《西行漫记》中斯诺道:“在中文中的两个字正好是‘红色的品德’的意思。” ■ 彭德怀原名彭得华。改名彭德怀意为“君子怀德,小人怀土”(彭德怀语) ■ 徐向前乳名徐银存,意为前程似锦,发财享福。父亲为其起学名象谦。在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,他立志要做一个继续前进的人,便改名“向前”。 ■ 叶剑英原名叶宜伟。决心习文练武、投笔从戎,作革命的前驱,改为剑英。 从上述领导人改过的名字中,可以看出他们的的抱负和志向,以及所立下的为中国革命和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奋斗的崇高目标。
|
评论